期刊信息
刊名:民族研究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0256-1891
CN:11-1217/C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792208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民族学
期刊热词:
田野调查与研究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0256-1891
CN:11-1217/C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792208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民族学
期刊热词:
田野调查与研究
辽代的饮食文化融合多民族制作方式,饮食结构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探索饮食的内容可追溯到人类发展之初,自从火的出现,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结束,也意味着饮食文化发生质的飞跃。 最初的食物是为了温饱,在经济生活水平不断
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探索饮食的内容可追溯到人类发展之初,自从火的出现,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结束,也意味着饮食文化发生质的飞跃。
最初的食物是为了温饱,在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社会中,饮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每一个时代又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
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漫漫长河孕育无数文化精粹,朝代更替并没有使饮食的发展发生断裂,辽墓中众多壁画将这个遥远的朝代复印在人们面前,通过这些壁画可深入了解辽代的饮食文化。
一、 辽墓壁画
辽是契丹人建立的,当时是辽王朝统治了草原地区和东北、华北地区,这一区域适于畜牧业和种植业。
辽王朝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游牧和农耕,多种生活方式在同一王朝出现自然导致多种元素的碰撞,随着对辽墓的研究不断深入,墓中的壁画越来越多,传递的信息量也是惊人的!
1、畜牧业和渔业的繁荣
辽王朝的历代皇帝都注重发展经济,辽代的畜牧业和渔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与饮食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养殖的家畜是辽代百姓肉类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羊、马、牛等,在内蒙古出土的辽墓的壁画上有一幅放牧图,画中有一群羊,羊群两侧是挥动鞭子的两个牧童,在羊群的后面还有牛群,再往后便是马群,整幅壁画十分壮观。
这样的壁画在内蒙古出土的辽墓中非常常见,这说明当时的畜牧业十分成熟。在内蒙古敖汉旗喇嘛沟出土的辽墓中的壁画上有一幅备猎图。
图中有五名契丹男子,分两排站立,身着蓝色圆领窄袖长袍,腰中系有红色腰带,右手握一张红色长弓,左手中有两支箭,五人的打扮大同小异,这是契丹人出猎的情景。
这是人数少时打猎的着装情景,在大批群众一同出猎时场景更是壮观,主人的车队和随从依次排列,出行的仪仗队会带上大鼓,壁画中不仅有出行的场景还有回归的画面,满载而归,狩猎的人面带疲惫,细节处描绘的惟妙惟肖!
辽代人的肉类食物来源广泛,除了畜牧之外还包括渔业,捕捞水中的鱼、蟹等,并掌握了处理方式,从生食到熟食,从简单到繁琐,辽人的技艺逐渐成熟。
他们将捕捞或打猎到的动物处理后切成大块煮熟,然后将熟肉切成小片,蘸取各种调料(如蒜泥、葱、盐、醋等)食用,除此,用锅涮肉也在辽出现,人们围锅而坐,这一场面与现在人们吃火锅并无两样。
2、主食种类
辽代的主食来源也比较多,农作物的种类齐全,例如小米、黄米、水稻、小麦等等,而且对这些农作物的加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粥、炒面、炒米在当时已经不是新鲜的吃法,其中煮粥是当时人们最喜欢的制作方式,在《熙宁使虏图抄》中记载:“辽人除食肉外,间啖麦粥,辽人亦食乳粥。”在辽史中也记载了辽军在出征时每人会炒一斗米随身携带。
发展到辽中后期,粮食的种植和制作技术逐渐形成体系,食品的种类逐渐多样化,馒头、煎饼等主食开始出现,在赤峰市出土的辽墓中的壁画上有一幅时描绘了一个女仆跪在地上制作面食的场景,一手拿擀面杖,一手转动着圆形的面皮,像极了现在的做饺子皮。
3、蔬菜瓜果之类
从墓中的壁画上可以看出,辽的饮食已经有了十分成熟的体系,除了一日三餐,饭后甜点、“零食“也出现了辽人的餐桌上,根据文献记载,辽时期已经出现西瓜、梨、海棠果、葡萄、石榴等等,不仅有新鲜的时蔬,干果类开始出现。
因为辽的统治区域主要是北方,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寒冬,所以人们学会了将秋季的水果加工处理,将新鲜时蔬冷冻储存,保证冬季也有充足的水果和蔬菜。
当时的契丹人已经学会了种植蔬菜,包括芹菜、葱、姜等,调料用品出现在生活中,紧接着就是醋、油等用品,辽的食用材料近乎完备!
二、 壁画中的辽代饮食文化
在辽墓的壁画中可以看出契丹人的饮食,主要包括宴饮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饮食过程,在壁画中惟妙惟肖地展现,辽人多喜爱吃肉,所以肉是餐桌上不可少的食物。
因此养殖业和畜牧业一直是契丹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包括出口商品主要是羊等,宋朝的官方用的羊几乎都是与辽之间的交易而来,可见辽国的养殖业是十分繁盛的!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 网址: http://www.mzyjzzs.cn/zonghexinwen/2021/1016/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