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0256-1891
CN:11-1217/C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792208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民族学
期刊热词:
田野调查与研究
从娄睿墓看太原在北齐时期的民族融合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娄睿墓看太原在北齐时期的民族融合 选自《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韩海涛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陕西咸阳) [摘要]太原作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北方重镇,
从娄睿墓看太原在北齐时期的民族融合
选自《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韩海涛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陕西咸阳)
[摘要]太原作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北方重镇,一直是民族融合的典型城市。在南北朝这个特殊时期,更是成为汉人与鲜卑、拓跋等少数民族相互交融的重要地区。鲜卑人娄睿的墓葬出现在太原这座汉人聚居的城市,而且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壁画与陪葬品都具有鲜卑与汉族、西域胡族等多种民族文化特色相交融的特点,由此可见,太原在这个时期成为了民族大熔炉。
一、绪论
北齐由高洋于公元550年建立,于公元577年被北周所替代。
在北齐时期,太原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军事战略地位。永熙元年(532),尔朱荣被魏庄帝所杀,北魏政权进入了摇摇欲坠的时期,手握重兵的高欢以晋阳作为根据地,在此“建大丞相府而居之”[1]4。之后,高欢以古晋阳城作为其政治、军事要地,成就了辉煌的霸业。在高洋建立北齐政权之后,以晋阳作为别都,晋阳大丞相府统领全国,负责全国的政治、军事要务,因此,晋阳在当时成为了北齐的政治、军事中心,这也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两都制。在高洋登基之后,诏书中提到:“并州之太原,青州之齐郡,霸朝所在,王命是基”[1]52。
太原在南北朝时期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是由大同南下的商人进入中原地区的重要一站。以晋阳为中心城市,逐渐形成了以长安、洛阳、邺城、平城等多个大中城市为目的地的交通干线,晋阳城成为当时的交通要冲。在这里,国内国外贸易频繁,各地商人络绎不绝,晋阳城成为当时北方各国各民族之间商业贸易的中心。
正是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家父子对晋
阳城的持续建设使晋阳的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北齐时期,太原成为了各个民族聚居之地,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相互碰撞,相互吸收。在已发掘的墓室中出土了许多带有多民族文化特色的随葬品和壁画。
二、从娄睿墓中出土的相关文物及壁画看民族融合
(一)娄睿及娄睿墓简介
娄睿,北齐鲜卑望族。“睿幼孤,被叔父昭所养”[1]197。娄昭被封太原王,由此可以推断出娄睿在太原长大。由于娄氏一族是高氏的内戚,因此娄睿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先后成为东安王、司空、司徒、太尉、大司马,权倾朝野。其虽位高权重,但却有拙劣的一面,《北齐书·娄睿传》载:“睿无他器干,以外戚贵幸,纵情财色。”“为瀛州刺史,聚敛无厌。”[1]197武平元年(570)二月五日,娄睿卒,葬于晋阳。
娄睿墓位于太原市郊区的王郭村西南方向约一公里的地方,在被当地居民无意中发现之后,马上展开了发掘与保护工作。从1979年4月初开始于1981年1月底结束发掘工作。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墓室已经多次遭到盗墓者的破坏,因此发掘工作异常艰难,最后经过严密的勘测工作,得出了墓室的规模资料。娄睿墓规模宏大,占地400多平方米,底部东西长17.5米,南北长21.5米,封土在地面上积土夯筑,残存高6米多。经初步整理统计,墓室虽然屡次遭到破坏,但仍保留了相当数量的随葬品,有870余件,是已发掘的北齐墓葬中最多的一座。在墓中出土了大量陶俑,器型特别,具有鲜明的北齐特色。除了陶俑之外,还有一些瓷器与玉器。在墓葬中还发现了大量宏伟壮观的壁画,这些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二)从陶俑看民族融合
在随葬品中,出土的陶俑约占百分之七十。这些陶俑中,以人物俑居多,大致可以分为武士俑、文吏俑、女官俑、役夫俑、骑俑等。在这些陶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
从整体上来看,出土的大部分陶俑脸面圆润光滑,并且显得十分厚重敦实。下颚部分十分丰满,眉毛、鼻子、嘴巴几乎全部挤在脸面的中央,肚子圆圆鼓鼓,下肢短小而纤细,整体看来近似一个不规则的菱形,与现代人的形象相差甚远,给人一种严重比例失调的感觉。
武士俑大部分鼻梁高耸,具有类似今天西方人深陷的眼窝,怒目圆睁,嘴巴或是大张或是撅起,整个体型健壮浑实,孔武有力,具有明显的鲜卑人特色。而与之相对的文吏俑的面部表情谦卑尊敬,带着微笑,“上身为双开襟长袖上衣,下身为宽大的裤子”[2],衣着有着明显的鲜卑人吸收汉文化之后改装的特色。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 网址: http://www.mzyjzzs.cn/zonghexinwen/2021/0809/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