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民族研究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0256-1891
CN:11-1217/C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792208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民族学
期刊热词:
田野调查与研究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0256-1891
CN:11-1217/C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792208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民族学
期刊热词:
田野调查与研究
多民族的古代中国里,翻译的作用和他们的素质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十分丰富。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 我国境内现行语言的数量有 120 种,而古代民族数量比现在要多得多,语言的数量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十分丰富。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
我国境内现行语言的数量有 120 种,而古代民族数量比现在要多得多,语言的数量也远超现在的 120 种。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群体的交流,必须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翻译,也因此产生了专门的专职或者兼职翻译这一群体。
一、翻译的历史
最早的翻译工作者产生于原始社会,而我国有记载的翻译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翻译人员的称谓有四种:寄、象、狄鞮和译,这四个字也可以进行组合,同样用 指''翻译人员''。《周官》上说:''其通传四方语言,谓之狄鞮'',又说''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这都是最早一批翻译的称谓。
我国古代出现过两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出现了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翻译大家。但是,大多数翻译人员水平普遍不高,这与我国古代不重视翻译活动以及外语教育不完善有密切关系。
翻译水平低下的事实,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记载。据《后汉书》记载:周武王死后,周公慑政,当时位于今天越南北部的越裳国向周朝敬献白雉通好。为了进贡这只白雉,''越裳氏重九译而贡''。虽然古代的''九次''未必指的就是真正的九次,但也足以说明在越裳国语言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辗转翻译多次。造成这个的原因固然有越裳国与中国山川阻隔,路途遥远之外,也与当时翻译人员的能力不足有关。
从北魏开始, 开始用''通事''来称呼翻译人员, 这一传统也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通事''从字面上看是''沟通事情''的意思,也有''通报传达''之意。北魏将通事做为掌管翻译事务的官吏之称,并在此后为历代沿置。北魏是公元 386年由鲜卑族拓拔部建立的王朝,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因此做为专职翻译官的通事,也至少存在1500 年了。
史书上对北魏通事的活动记载很少,大规模记录通事翻译活动始于宋、辽时期。当时凡所记各国之事迹,或目及耳闻,或在询访汉言番语,悉凭通事转译而得。
通事制度是中国古代朝贡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意义重大。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占统治地位的少数民族在管理占人口多数的汉族时,能够相互听得懂对方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进行国家管理的基础。因此辽代、金代、元代和清代等少数民族政权都在政府机构内设立通事一职, 从事翻译工作,并对通事的待遇、考迁出职制定了具体的规定。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纷纷东来,打开了中国这扇古老的大门。中西方的经济文化开始交汇、撞击,中西方开始了全面的经济文化交流。通事群体除了负责同朝贡国的交往外,开始出现了负责欧洲事务的通事,在中欧贸易中履行翻译等多项职责。
清朝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各国驻华外交机构中开始设立''翻译官'',而清政府的外交事务还是依靠通事。在中外官员会面之时,往往仅依靠外国的翻译官传述。
为此,在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提议下, 清政府于1862年在北京、上海开设了同文馆,在传授西学课程的同时, 让学生研究外国语言、文字、风俗、国政。同文馆的学生毕业后,或成为清廷的外交官,或成为近代的第一批翻译官。从1876年起,清政府也开始在外国设立使馆,使馆译员便多是同文馆的毕业生。自此,翻译官取代了古老的''通事'',通事也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通事''在古代一直是中国与外国人打交道时依赖的主要媒介, 也是国内各民族沟通的主要桥梁。 他们的信誉、外语水平以及翻译能力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历史作用及地位。由于历史上缺乏培训语言能力的机构,绝大多数的通事翻译水平普遍较差,尤其是近代绝大多数通事可以听懂外国人说话的意思,能用简单的外语进行对话交流,但是毫无英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他们所讲的英语也有一个颇为有趣的外号:洋径浜英语。因此他们被专业的翻译取代,也是历史的必然。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 网址: http://www.mzyjzzs.cn/zonghexinwen/2021/0501/877.html
上一篇:传承民族技艺 发扬湖笔文化
下一篇:湖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国际联合实验室荣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