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0256-1891
CN:11-1217/C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792208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民族学
期刊热词:
田野调查与研究
揭西王母传说:西王母乃华夏民族之母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导读: 西王母,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南披刻画:洪荒、荆棘、坎坷,苦难、挣扎、跋涉。 这一连串华夏民族诞生之初的记忆,似乎依旧讲述着那个久远年代的沧桑。西王母的出现,无疑
导读:西王母,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南披刻画:洪荒、荆棘、坎坷,苦难、挣扎、跋涉。 这一连串华夏民族诞生之初的记忆,似乎依旧讲述着那个久远年代的沧桑。西王母的出现,无疑是一种温暖。
西王母和炎黄二帝同出一族
《青海通史》道:“在中国古代的传说资料中,有不少关于羌人的史迹,如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神话中,关于西王母的传说,是母权氏族社会西部羌人先民的生活与斗争,愿望与追求的艺术反映。”提供了这样一条线索——西王母源于羌。
有关羌人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山海经》中。而在汉朝王莽时期,也留下了“羌献其鱼盐之地,仙海,西王母石室”的记载,对西北史研究颇有建树的李文实教授曾指出:“西王母乃氐羌最早的女首领的称号。”这些记载与考证,是对西王母源于羌这一论断最好的说明。
《史记》中记载:“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之兄弟也。”又说:“黄帝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据史学家考证,姬水在今天的甘肃夏河流域,姜水在今天的渭河上游支流或是湟水。在古文中,姜通羌。也就是说,黄帝、炎帝和西王母均出自羌戎部落。
在《山海经》中还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炎黄二帝曾经历过漫长的征战,有一次黄帝打了败仗,西王母曾派九天玄鸟协助黄帝,有专家考证,九天玄鸟,其实就是西王母的军事首领或是军事顾问,这足以说明西王母在那场推进华夏民族诞生的战争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西王母曾帮助大禹治水
在华夏历史上,大禹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伟大人物。查阅相关史籍我们会发现,大禹和羌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史记》中记载,“禹兴于西羌。”《路史·后记》中说大禹是“西夷之人。”《潜夫论·五德志》称大禹为“戎禹”。此外,在《新语》《后汉书》中,都有关于“大禹出西羌”的记载。而《吴越春秋》有关大禹的记载最为详细。这部书明确指出,禹“产于高密,家于羌,地曰石纽。”石纽,就是今天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地区的石鼓乡,而高密是对密人国的尊称,“密人”为“女人”的谐音,专家怀疑,这就是大禹曾和西王母有过实质性接触的一个证据。
事实上,据史书记载,功勋卓著的大禹曾经真的和西王母国有过密不可分的联系。
荀子认为,大禹治水前曾“学于西母国。”另据《论衡》记载:大禹称帝后,曾“益见西王母”。
历史上,大禹治水时曾真的留下过“导流积石”的记录。积石山有两种说法,一在我省黄河源头,一是我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积石峡谷,这两座积石山都是东昆仑山余脉,这里黄河骤然转弯,其峡如削,地势十分险要,其所处地域,亦属于西王母国。
实际上,近现代有关专家对我国地质的研究表明,在大禹之前,华夏大地上,还曾发生过三次大的洪水,中国古书中记载的三皇五帝都是在每一次华夏大地遭受洪水后人文复苏时期诞生的救世英雄,他们成为历史横断面上的标志性人物或是族团代表,而距今约四千年前的大禹,只是距现代人最近的一位因治水而成名的英雄。
1982年,我省柴达木盆地柴旦湖南岸又发现了大批石器时代的遗物。这些发现,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历史,至少推进到了3万年前。
此后,我省湟水、大通河、黄河三河间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更是不断被发现,青海的远古文明的发展脉络,渐次清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而这样的发现,到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文化遗址和柳湾彩陶的发现,达到了高潮。
喇家文化遗址和柳湾遗址,都坐落在河流两岸的台地上,这样的台地不仅拥有着可以耕作生息的小环境,而且还具有防范洪水的功能,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时期,这样的小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联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和近年来专家们对数千年前黄河曾频繁改道的地质发现,因远古时期地质结构不稳定,华夏大地始终处于洪水地震的高发时段。黄河上游及其上游支流地区,很有可能就是地质结构相对稳定,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这也恰好能反映出史前文化遗迹在河湟谷地、在黄河上游地区、在渭河流域、在夏河两岸频繁出现,而在黄河中下游却很少见的原因之一。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 网址: http://www.mzyjzzs.cn/zonghexinwen/2021/0311/731.html